2015年即將結束,這一年家居市場風起云涌,各大品牌紛紛排兵布陣搶占市場高地,然而究竟誰才是這一年網友心目中的“家居大牌”,PChouse特發起網友調查,用數據說明一切。在琳瑯滿目的家居產品市場,消費者究竟對家居品牌了解多少?家具、建材、裝飾、家電作為家居市場最基本的四個分類,消費者真的熟知嗎?漫天的宣傳廣告營造的品牌形象實際的影響又有多少?瞬息萬變的家居市場大環境下,今年消費者又給各大品牌一個怎樣的定位?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太平洋家居網“2015年家居消費者”調查研究,去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尋找“網友心中的大牌”。
網友在選購家居產品的時候,會關注品牌么?通過對網友進行問卷調查及分析,結果顯示網友對品牌關注程度,根據不同類別有不同的變化,對品牌關注度最高的是家電,其次建材,接著家具,最后是軟裝。這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產品標準化、同質化越趨同,他的品牌影響力對網友購買決策的影響力就越大。
網友對家電類產品的品牌最為熟悉,對部分建材產品和軟裝飾品品牌最不了解。
裝修人士由于有裝修需求經驗,對各類家居產品的品牌都更為熟悉和了解,但在大家電和生活家電上差異不明顯。其中家電產品的品牌識別度最高,而軟裝類產品因為可替代性強,所以選擇空間大,品牌意識相對少。
從整體來看,普通網民中不了解衛浴品牌的人為30%,而裝修人士中不了解衛浴品牌的人僅為17%,可見消費者對衛浴品牌關注度與實際需求成正比。關注度排在前三甲的品牌是TOTO、科勒、箭牌,TOTO產品以智潔技術、節能環保等優點在中國消費者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定位于中高端用戶的科勒,歷來以科技、設計吸引消費者;而作為唯一躋身在前三甲的國產品牌箭牌衛浴,自2014年簽約郎朗為代言人之后,品牌價值有所提升。隨著80、90漸成市場消費主力,購買習慣產生變化,衛浴品牌更加注重電商渠道,并在產品系列、設計、色彩中,融入更多年輕的元素。
無論對于普通網民還是裝修人士,在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馬可波羅、東鵬陶瓷及蒙娜麗莎。這三個品牌都誕生于廣東,歷史悠久,并擁有多項專利。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東鵬陶瓷在今年8月簽約劉濤做品牌代言人,成為陶瓷行業中少有聘請明星做代言人的企業。
圣象作為國內強化地板的鼻祖,一直以來在消費者中都有不錯的口碑。大自然位列第二,緊跟其后。兩個品牌都從之前單一地板品類擴展到多品類,提出“大家居”戰略。2015年,大自然與著名設計師戴昆合作,推出了獨具個性的跨界系列產品。這說明人們不僅重視地板的功能性與搭配融合,同時也會關注視覺享受及時尚潮流。
從調查中可以看到,來自荷蘭的多樂士與新加坡的立邦最受網友喜愛,兩個品牌歷史沉厚,進入中國的時間相當,至今約為20余年,同時暢銷多個國家,在市場上主打的產品在價位與檔次上也頗為相似。所不同的是,立邦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涂料制造商,業務還涉及到建筑涂料、汽車涂料、一般工業涂料等領域。
具有120多年的老牌子飛利浦一直以來專注于技術,視中國為“本土市場”,不斷加強在中國的本土化投入,在中國家喻戶曉,此次排名第一實至名歸。而排名第二的國產品牌歐普,口碑也不錯,網友熟知度與飛利浦差不多。
普通網友與裝修人士對于門窗品牌的認知度,在排名上是一致的,排在前三位的盼盼門業、美心木門、TATA木門都是在行業內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隨著各大品牌逐漸向整體家居方向邁進,許多品牌利用自身優勢,也嘗試進入門窗領域,但面對市場上眾多的專業競爭者,會有很大的挑戰性。未來門窗產品的智能化、環保性等將繼續成為消費者的重點關注要點。
作為擁有21年櫥柜定制經驗的歐派,率先將歐洲“整體廚房”概念引入中國,成為了網友在眾多品牌的首選。海爾櫥柜利用大品牌優勢,位居第二。近年來,櫥柜行業注重確定鮮明的風格,并將西方的文化、功能設計與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結合起來,同時,智能化仍然是大家關注的熱點。
宜家一直提倡的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深受消費者歡迎。據宜家今年9月最新數據披露,2015年宜家中國市場銷售增長超過18%,銷售額為10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開店速度也將保持穩定增長。據2015年上市家居企業年中營收披露,多數企業表現平平,其中大自然家居虧損最多,索菲亞業績增長最快。
在所有品類中,大家電類品牌在消費者中認知度最高,普通網民與裝修人士不了解大家電品牌的比例分別僅為3%、2%,其中格力、海爾、美的、西門子、飛利浦這幾個品牌認知度最高。格力雖因董明珠的強悍作風與出位言論頻頻登上媒體頭條,但在2015年年中報顯示,格力營收同比下降13%,這是自2009年以來,格力電器中報營收首次下降。
無論是作為中國廚電行業代表參與吸油煙機國際標準制定,還是在專利、發明、設計及質量上,方太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此次排名第一是綜合實力的展現。在智能化方面,美的表現令人矚目:在2015年,美的對外開放融合,完成了與阿里、京東、蘇寧三大電商平臺及小米系統的對接,同時新上市了多款智能產品。
美的集團2015年發布年中報,美的集團總營收為82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7%,凈利潤為83.24億,同比增長25.93%,同時,美的電商全網零售額突破 70億元。從銷售業績可看出,美的雙線齊下,收獲頗豐,同時也深受消費者喜歡。
富安娜旗下有五大品牌,從老、中、青年到兒童群體,均有覆蓋,而2015年投資跨境電商平臺的舉動,不僅擴大了業務版圖,還將其品牌形象及特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一步深入國際市場。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電商必然是家紡市場重要的發力點。
從調查結果看,沒有表現特別突出的墻紙品牌。很多外國墻紙品牌是通過代理的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由于代理商下面有多個品牌,在品牌宣傳上并不能集中發力,甚至假冒產品在市場頻頻出現,令消費者難辨真假,花費了高昂的價格,卻買不到正宗的產品。另外一個趨勢是,墻紙品牌特別是國外的墻紙品牌,越來越注重設計師的跨界合作,在新材料研發與運用上的投資日漸增多。
從賣場來看,宜家家居、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三者表現最為突出。今年6月成功IPO的紅星美凱龍,2015年年中業績中凈利潤最高,高達27.9%,在上市之后,雄厚的資本能為其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從紅星美凱龍在2014年收購吉盛偉邦可預測,行業小品牌終究會走向被吞并的結局,需要的只是時間問題。
電商市場,京東以微弱的1%略勝天貓,位居第一。京東與天貓在B2C兩極格局已形成,而未來他們的競爭市場在移動端。
目前,家居行業品牌都在布局O2O戰略,無論是加速線下體驗店的開張,還是建立自有商城。對于大件家居產品,商家會認為線下是根本,做好產品質量與服務,而線上是宣傳渠道,雖然會促成成交,但成交率較低。線上與線下,一個也不能少。
關于“大牌”的定位,消費者心中有自己不同的標準,總的來看“品質”與“口碑”仍是大家認可的基礎。家居行業四大基礎品類:家具、建材、家電以及軟裝,其中消費者對更具科技性的家電類了解較多。而家具品牌中時尚、美觀、價格便宜的時尚家具品牌更具吸引力。對于建材品類的關注跟實際需要的聯系更緊密一些。國際品牌與國產品牌都在不同程度的得到消費者認可。對于替代性比較強的軟裝產品,消費者對于軟裝品牌的了解相對較少。與以往大家更傾向于對國際品牌的喜愛不同,今年越來越多的國產家居品牌被消費者所認可,國產品牌正不斷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用實力征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