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歲屬于幼童期,用大量的圖案、色塊和游戲可以鼓勵他們探索,兒童空間應以游戲區和活動區為主導。
5-10歲選用柔和的色彩和非具象圖案, 通過設置專門的閱讀區和興趣培養區,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另外專門的安全島設置,能讓家長和孩子有一個交流的親子空間。
7歲以后家長應該在空間上為孩子分隔出專門的學習區,設計上注意 簡潔、明快。
10歲以后,留出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元素來布置空間的留白。

兒童房承載了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起著引導孩子成長的培育氛圍,家長萬萬不能只想著用基礎家具來塞滿它就行了,需要注意遵循一些規則和標準 。
兒童房的基礎標準是:舒適、安全、方便和愉悅。從滿足孩子生活的基礎舒適需求、方便父母照顧和美感上去說的,而更高階的兒童房設計則應該兼顧到自信營造、專注力培養、興趣培養和獨 立管理幾個方面。

安全標準:選取兒童家具的時候要注重環保,兒童床建議用穩固的環保實木床,選用環保水性漆。在布置兒童房的時候盡量加上蓋子或者插板安全塞,以 免孩子用手觸碰。
健康標準:在防止傷害和燙傷方面,建議兒童房里面都采用無高溫而且不會摔碎的LED燈。霉化是孩子鼻炎的元兇,除了挑選家具一定要慎重,同時最好在兒童房里面有專門的 溫濕器。
心智標準:專注力空間、親子空間、創造力空間、安全感和成長留白都非常重要。

因為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兒童房除了4㎡的基礎功能空間以外,應該給孩子最少2㎡的成長留白。
基礎空間主要是床為主題 ,可以根據需求增加桌椅或者收納柜等。
而在基礎空間之外,則可以根據家長對孩子的培育需求,相應等增加注入閱讀空間、親子空間、收納組合、安全島、隱私空間、游戲空間或者相應的興趣 區等。而這些區域模塊需要方便地進行相應設計和調整,每個模塊都可以增減或者移動。

關于孩子的空間區域設計,對中國不同家庭、不同孩子進行了大量調研,按照一個孩子一天的生活時間表和常規習慣路徑,整理出了兒童空間里面的各個 主要區域(具體如圖所示)。
這些區域有些是可以重疊的,有些是在孩子某個成長階段才需要到,也有是根據孩子特殊的個性、興趣來設置的,但總體的標準就是,按照孩子的生活路徑和培養目 的來布局。

以圖示閱讀角為例,打造培養專注力和閱讀力的氛圍空間,增加孩子學習興趣:
首先要符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從心理上對孩子形成閱讀鼓勵。
其次通過大地毯、豆袋沙發、小靠枕等來營造溫馨感,讓家長可以陪在孩子身邊舒服地共讀。
再次需具備基本、科學、健康的功能要素,選用照明達到每平米30流明的落地燈和可移動可 調光的無頻閃臺燈。書架按照閱讀年齡進行區分,選用環保的書架和書柜。

兒童房家具的選擇,除了上面所說的29項基礎標準以外,應該盡量選擇可成長型的家具:可擴展、可移動、可重復使用、可方便調整、可參與設計。
現在特別流行的成長型中高床,床下可布置成孩子的私密小空間,既符合孩子喜歡尋找安全感的特質,也能把它變成引導孩子閱讀的親子閱讀空間。
孩子的身高變化很快,學習桌椅要選 擇可升降而且對坐姿有引導的功能性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