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第十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峰會(以下簡稱紅木品牌峰會)在世界軍運會舉辦地—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 本屆峰會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騰訊家居、《品牌紅木》全媒體、太平洋家居為官方合作媒體,并得到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紅木產業分會、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作為本屆紅木品牌峰會的重頭戲,第十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論壇以“聚力突圍 筑夢前行”為主題,以主題分享的形式探討“新文化”、“新趨勢”、“新國潮”、“新機遇”、“新營銷”等核心議題,解構商業新生態,前瞻產業新趨勢,得到了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和互動。 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楊志明在以“當代中國紅木家具發展”為主題的演講中,為紅木家具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參考路徑。
以下為楊志明部長的講話整理: 網絡時代的論壇是交流新觀點、分析新行情、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路徑的平臺。第十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論壇的舉辦,應該是紅木人看行情、研市場的時候,通過互聯網和媒體將現場的所言所語迅速地傳播出去,讓其他企業和從業者都能有所思考。 激發活力開創“小眾突圍,大眾更新”局面 中國家具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其規模之大,廠家之多,能力之盛,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有1萬多家傳統家具企業。在這20多年的發展中,中國家具業經歷了三次起伏。第一次是90年代,當時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個體私營經濟快速增長,帶動了家具業的發展。但是,1997年亞洲遭受金融風暴,這一沖擊使我國經濟在1998-2000年期間陷入了低谷期。隨后,2001-2012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進入了“黃金發展期”,很多家具企業也在這個時候順勢而上,擴大能力。可是這期間,中國家具業遭遇了第二次起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使2019年1月中國家具業降到了冰點,直至當年10月才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第三次是2015年以來,在國家經濟轉型中,市場持續下行,以致今天只有30-40%企業趨于穩定,20-30%企業處于邊緣化,30%左右仍在咬牙切齒,這就是我們紅木家具企業與從業者需要面對的現實。 12月12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們仍然處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后的深度調整期,應對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要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而我們當前主要應對的是家具市場持續疲軟和繼續下行的壓力,因此,必須通過激活家具制造商、營銷商的活力,開創2020年小眾突圍,大眾更新的發展局面。 抓好“五個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中國紅木家具創新發展,路在何方? 第一是設計創新。現在的消費群體已經發生分化,80后、90后,以及00后新生代消費者更加注重家具的線條、美感、時尚;對于35-55歲的中生代消費者來說,他們的需求是美觀、保值、實惠;富裕階層要的是經典,有出處,廳堂擺設、投資收藏、傳承,以及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是他們關注的。根據市場調查,這三大消費人群的變化,反映在家具上就是設計首先要改變,把家具的靜態藝術拓展到全屋定制的空間意識。 第二是技術創新。最近幾年顯著的變化是紅木烘干上的創新。過去是曝凍三九、曝曬三伏,以自然氣候烘干,現在我們引進日本的、德國的自動烘干技術,45天就可以把木材的熱脹冷縮系數放掉。另外,我們現在榫卯結構引進了三軸連動甚至五軸連動,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嚴絲合縫,改變了過去匠人看一條線的伸縮縫。 第三是營銷創新。近兩年小罐茶賣出10多個億,江小白把自己從20元賣到2個億,我實地考察后總結出它們的三個特點:第一是好看,包裝吸睛;第二是好品,味道還可以;第三是便捷。這三個特點串聯起來緊緊地抓住新生代和中生代消費群體。小罐茶和江小白在營銷上的成功,給我們紅木家具企業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現在的家具銷售得線上線下融合,線上銜接,線下體驗。 過去很多人認為紅木家具電商不好做,主要原因是紅木家具是大件商品,必須親自看,親自挑。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大有不同了。今年10月,東陽中國木雕城通過網紅主播向全國各地網友現場展示木文化產品,一天成交22萬多元,直播觀看人數近10萬人次。同樣是10月,“仙游仙作”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在產業發展指數發布、產業發展研究、全媒體傳播等方面,為全面提升“仙游仙作”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出貢獻。另外,品牌紅木今年與騰訊家居、太平洋家居展開深度合作,由此也推動了紅木家具行業走向泛家居行業。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的營銷創新不僅僅是理念創新,更多的是借助于融媒體的優勢。 第四是環境創新。最近,國家積極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文件,為什么呢?從經濟的貢獻看,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60%,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從吸納就業看,根據全國工商聯的統計,城鎮就業中,民營經濟的占比超過80%,新增就業貢獻率超過90%。國家通過節稅降費、增加職工技能提升補貼,也為紅木家具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環境。 第五是人才創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多的一年。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到省級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再到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逐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育體系,傳承發揚“工匠精神”,進而為紅木家具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增強發展實力。 過去再好已經回不去了,現在再難也要闖過去。這也是我們聚集到美麗的武漢東湖之濱,召開第十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峰會和第十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論壇所要形成的共識。大家心中必須要有一團火,同時也要去提升我們的信心,根據市場的波動變化和消費群體的變化,以匠心的努力打造綠色的、低碳的、環保的、便捷的、美麗的紅木家具。
|